根據入河排污口設置的有關規定,我局擬對《東遼縣三產融合發展園區污水處理廠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書》進行審查。為保證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審查的入河排污口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2025年9月28日—2025年10月10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5個工作日內(2025年9月28日—2025年10月10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東遼縣三產融合發展園區污水處理廠項目
建設地點:東遼縣三產融合發展園區內東北側
******有限公司
編制單******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辦公室)
通訊地址:遼源市建豐路77號
郵 編:136200
排污口設置方案:
(一)排污口地理位置: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安恕鎮東北側約1km處。污水處理廠位于園區內東北側,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5°3'29.61",北緯42°49'31.33"。
(二)排污口類型:新設。
(三)排污口分類:工業排污口。
(四)排污口排放方式:連續排放。
(五)排污口入河方式:經管道排入大梨樹河,防洪標準為10年一遇。
水資源保護措施:
(一)建設單位須嚴格落實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確保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達標排放,滿足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嚴禁超標、超總量排放。
(二)須進一步完善入河污染物事故排放風險防范和管理措施,提高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對能力,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到生態環境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同時開展經常性演練,防止發生環境風險事故。
(三)建設單位須按照《入河排污口管理技術導則》 (SL532-2011)要求,完善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加強入河排污口日常管理和維護,確保污水連續均勻入河排放,不滲漏、不外溢,主動接受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排污口應嚴格按照防洪標準要求設計建設,避免出現洪水倒灌等事件。
(四)嚴格制定并落實在線監測設備管理辦法和維護保養制度,保證在線監測設備正常運行,并與生態環境部門和水行政主管部門監控平臺聯網;須在入河排污口處豎立標志牌,安裝監控廢水排放的在線流量計及COD、NH3-N等污染物監測設備,按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要求開展水質、水量實時監測。
(五)入河排污口投入使用前,須及時申請驗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六)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后,若項目的性質、規模、排污口位置、排放方式、排放的廢水主要污染物種類及排放濃度、排放量發生變化的,須重新對入河排污口設置進行論證,并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