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關于做好2025年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遼農辦合發[2025]515號)要求,聚焦保障我區糧食安全,加快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加快培育主體多元、服務專業、競爭充分的社會化服務市場,加快推進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實施原則
一是聚焦糧油生產。將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作為重點,支持各類服務主體提供專業化、便利化服務,促進高產高質、節本減損。二是聚焦生產托管服務。把生產托管作為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規模經營的主要方式,探索“服務主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小農戶”、“服務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小農戶”等服務模式。三是聚焦服務小農戶。尊重小農戶經營自主權,引導小農戶將農業生產中耕、種、防、收等環節委托給服務主體,著力解決小農戶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劃算的生產難題。四是堅持市場導向。不干擾當地服務價格,不影響農業社會化服務市場正常運行。
二、補助標準及條件
(一)服務價格補助標準。各環節補助金額占服務價格的比例不超過30%,單季作物畝均各環節補助總額不超過100元;脫貧地區、丘陵山區各環節補助金額占服務價格的比例不超過40%,單季作物畝均各環節補助總量不超過130元。為避免惠農補貼項目的重合,經綜合考量,當年開展黑土地保護項目的村,播種環節不列入補助范圍;當年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存在土地整理項目)的村,耕地環節不列入補助范圍。
(二)服務對象和服務主體補助限額。為培育面向丘陵山區提供托管服務的服務主體,根據省通知要求,我區為丘陵山區的,從實施2025年任務開始補助資金100%兌付給服務主體,再利用3年時間,逐步過渡到與其他地區相同分配比例;其他地區,20%的補助資金支付給服務主體,80%支付給服務對象。2024年結余資金參考2025年方案實施。接受服務的單個規模經營主體當年累計享受項目任務補助的資金總額不得超過20萬元,綜合考慮本地承包地面積、服務主體數量等因素,結合我區實際,單個服務主體在一個年度內接受補貼不超過50萬元,防止壘大戶。
(三)小農戶和規模經營主體差異化補助。服務小農戶(土地經營規模不超過當地戶均承包地面積10倍的農業經營戶)的補助標準要高于服務規模經營主體補助標準。結合二輪土地承包面積確定我區小農戶經營面積為不超過40畝。結合我區實際,采取按服務環節、按畝定額補助,其中旋耕作業補助16元/畝,播種作業補助15元/畝,病蟲害防治最高補助7元/畝,收割作業補助30元/畝。服務規模經營主體單季作物畝均各環節補助金額如下:其中旋耕作業最高補助14元/畝,播種作業補助13元/畝,病蟲害防治最高補助5元,收割作業最高補助28元/畝。承擔項目的服務主體服務小農戶的面積或資金占比高于60%。
(四)推廣應用關鍵技術和高效農機作業服務。玉米服務主要推廣寬窄行、大壟雙行、水肥一體、化控倒伏、淺埋滴灌、覆膜保墑、種肥同播、分層施肥等關鍵技術,氣力式高性能播種機、免耕播種機、高效低損聯合收獲機等高效農機作業服務。大豆主要推廣合理輪作倒茬、帶狀復合種植、提前翻耕整地、精細播種增密、水肥精準調控、“一噴多促”、低損機收等關鍵技術,氣力式高性能播種機、高效低損專用收獲機和專用割臺等。其他糧油作物各地可結合實際確定關鍵技術和高效農機作業服務。
(五)服務主體條件。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服務公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各類服務主體發展單環節、多環節服務。各鎮按照公平競爭、規范擇優的方式,在龍城區域內選擇規范化、專業化的服務主體承擔項目任務。承擔項目的服務主體應具備一定條件:一是具有農業社會化服務實踐經驗,原則上從事社會化服務兩年以上,服務年限可參考農機購置年限等。二是擁有與其服務業務范圍、服務能力相匹配的專業農業機械設備、技術人員以及其他基礎條件。三是在農民群眾中享有良好的信譽,所提供的服務在質量和價格方面受到服務對象的普遍認可。四是自覺接受農業社會化服務行業管理部門的監管,承擔單環節項目任務的服務主體原則上不少于3個。
(六)項目環節數量。承擔項目服務主體的服務內容應不少于2個環節。推廣應用關鍵技術和高效農機作業服務、在丘陵山區開展社會化服務的,服務內容可為單環節。
三、實施程序
******農村局下達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任務面積,我區2025年任務面積0.32萬畝,補助資金額度26萬元。
******服務中心制定具體項目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項目內容、支持環節、補助比例和標準、補助對象和兌付辦法等內容。8月30日前,實施方案應經區級領導簽字和市級農業農村部門預審后,報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審核后印發。方案印發后,應及時向社會公布,公開主體遴選條件、項目內容等信息。
(三)開展服務作業。服務主體應與服務對象簽訂服務合同,明確服務內容、服務時間、服務價格、雙方權利義務等事項,按照合同要求開展服務,并留存服務照片、作業單、服務合同等材料。實施方案印發前,承擔項目的服務主體當年已實施的符合項目要求且驗收合格的服務環節納入補助范圍。
(四)嚴格檢查驗收。7月份和12月份,根據各鎮申請,在各服務環節結束后,依托當地農業社會化服務監管數據平臺,聘請第三方,組織開展項目驗收,并依據實際作業面積核定項目完成情況和補助資金。
(五)確定服務對象名單和服務主體。項目檢查驗收合格后,在全區范圍內公示合格服務主體名單和補助金額、服務對象補助金額等,公示期滿且無異議后******服務中心要指導服務主體做好名錄信息錄入和動態更新工作。
******服務中心及時向同級財政部門報送資金兌付申請。服務主體和服務對象有“一卡通”賬戶的,應通過“一卡通”賬戶發放,沒有“一卡通”賬戶的,可通過轉賬形式發放。
四、有關要求
(一)加強責任落實。要按照國家及省市有關工作要求,科學制定項目實施方案,結合實際細化有關內容,認真組織項目實施,各鎮是項目實施的責任主體,要做好托管項目的組織實施、監督管******服務中心及時向同級財政部門發函兌付補助資金,切實保護好服務主體和服務對象的權益,加強政策協同銜接,做好與深松作業、保護性耕作、黑土地保護等項目接續實施,避免支持內容和對象重復領取補貼。
(二)加強項目監管。要做好項目監督,監督舉報電話0421-******,及時受理群眾反映的項目實施中的各類問題。要建立服務主體“黑名單”制度,如服務主體存在弄虛作假、騙補套補、轉包分包、質量不達標、農民投訴多等情況,一律清出名錄,納入“黑名單”,5年內取消項目申請資格。要通過調研、調度等多種形式開展項目監督,做好主體資格審查、服務質量評價等工作,配合開展項目資金審核撥付及使用監督等工作。
(三)加強資金監管。要依法依規管理使用財政資金,項目資金不得用于興建樓堂館所、彌補預算支出缺口等支出;不得用于列支工作經費、項目支出、培訓經費等;堅決防止以撥代支、截留套取、擠占挪用等問題;服務主體不得將承擔的項目任務再行轉包,對其自營土地的作業不得納入補助范圍;服務主體之間不得通過相互提供交叉作業服務獲取補助資金;不得受理以中介機構名義直接代理申報的項目資金,不得將財政補助資金用于支付中介費用。
(四)加強信息化建設。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強化項目管理,大力推進作業監測終端應用,將作業軌跡等監測數據作為作業補助面積核定和補助資金發放的重要參考依據。要組織專人及時將項目任務完成情況、資金兌付到服務主體或農戶等信息填報“農業農村部轉移支付管理平臺”。
(五)加強宣傳調度。9月底前報送耕和種兩個環節項目進展情況,重點包括完成面積、撥付資金、采取的關鍵技術和關鍵農機、丘陵山區服務面積、服務帶動小農戶數量等情況。要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政策的宣傳解讀工作,充分調動小農戶和服務主體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積極性,要做好項目工作總結,及時上報。
******服務中心????????????
202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