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審查以下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現公告有關環評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期為2025年9月30日—2025年10月13日。環評文件查詢方式
反饋意見受理方式為電子郵箱:******,傳真:023-******,通訊地址:重慶市渝北區禮環南路102號,郵政編碼:401120。申請人和利害關系人可自公示起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我局提出聽證申請。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對策與措施 |
相關部門意見 |
建設單位開展的公眾參與情況 |
1 |
新增半導體引線框架項目 |
重慶市南川區工業園區龍巖組團2棟廠房1單元2樓、3樓 |
******有限公司 |
******有限公司 |
******有限公司新增半導體引線框架項目擬再租用加工區一期2號廠房1單元2樓和3樓,其中2樓建設4條1萬平方米/年連續鍍銅線、8條1萬平方米/年連續鍍銀線、2條1.6萬平方米/年連續鍍金錫線和2條1.6萬平方米/年連續鍍錫線,3樓建設2條1萬平方米/年連續鍍銀線、2條1.6萬平方米/年連續鍍金錫線和4條1.6萬平方米/年連續鍍錫線,電鍍產品為手機電腦電子配件、汽車金屬配件等。項目配套建設化學品倉庫、氰化物保管室、16個有效容積約1立方米的車間廢水收集池(每層樓8個)、化學分析室、純水制備系統、廢氣處理系統、危險廢物貯存庫、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暫存間等相關公用工程、輔助工程、儲運工程和環保工程。連續鍍銅生產線主要工藝過程包括“電解除油-浸酸-鍍銅-銅保護”,連續鍍錫生產線主要工藝過程包括“超聲波除油-電解除油-浸酸-預鍍鎳-鍍鎳-鍍錫-中和-錫保護”,連續鍍金錫生產線主要工藝過程包括“電解除油-浸酸-預鍍鎳-鍍鎳-預鍍金-浸鍍金-局部鍍金-化學脫金-鎳活化-鍍錫-錫保護-水性金保護”,連續鍍銀生產線主要工藝過程包括“超聲波除油-電解除油-浸酸-預鍍銅-鍍鎳(鍍銅)-預鍍銀-局部鍍銀-全鍍銀-銅保護-銀保護,產品不設置退鍍線。 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65萬元,占總投資的8.3%。 |
(1)大氣環境:擬建項目生產線各槽體采用蓋板全封閉,廢氣采用槽內抽風方式收集。項目2樓、3樓各生產線產生的氯化氫等酸堿霧廢氣收集后經各自樓層配套建設的1套酸霧處理系統采用“三級堿液噴淋”工藝處理,氯化氫應滿足《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后分別經1根28米高排氣筒排放。2樓、3樓各生產線產生的氰化氫廢氣經各自樓層配套建設的1套氰化氫廢氣處理系統采用“雙塔兩級循環次氯酸鈉溶液+堿液噴淋”工藝處理,氰化氫應滿足《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后分別經1根28米高排氣筒排放。項目廢氣處理系統設置獨立電表和pH控制自動加藥裝************醫院等環境保護目標。采取以上措施,項目廢氣排放對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可以接受。 (2)地表水環境:擬建項目主要包括生產線上的各類清洗廢水、蒸汽冷凝水、廢氣凈化塔廢水、化驗室廢水、拖把清洗廢水等生產廢水及生活廢水,其中生產廢水產生量約61.724立方米/天,生活污水產生量約2.7立方米/天。生產廢水按照除油廢水、除銹廢水、含鎳廢水、含氰廢水、含銅廢水、混排廢水等6類廢水進行收集,進入廠房1樓設置的各類廢水收集罐,再通過明管及專管輸送至加工區廢水處理站處理,其中除油廢水產生量15.544立方米/天,除銹廢水產生量5.184立方米/天,含銅廢水產生量13.094立方米/天,含鎳廢水產生量7.344立方米/天,含氰廢水產生量19.858立方米/天,混排廢水產生量0.70立方米/天。環評預測,項目各類廢水能夠滿足加工區污水處理站進水水質要求。加工區廢水處理站廢水處理能力約2390立方米/天,剩余處理能力能夠滿足項目處理需要。項目含金的含氰廢水經樹脂吸附回收金,含銀的含氰廢水經項目建設樹脂吸附預處理裝置處理。加工區廢水處理站廢水總排口pH、化學需氧量、石油類、氨氮、總氮、總磷、總銅、總氰化物滿足《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表3要求,總錫滿足《表面處理污水處理中心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確定的限值******有限公司書面承諾加工區廢水處理站含鎳濃液蒸發處理系統建成投運前,項目除連續鍍銅線外的涉及含鎳廢水排放的電鍍線不投產運行。加工區雨水排口有流動水排放時,應對pH、懸浮物、總氰化物、總銀、總鎳等因子按日自行監測,若監測1年無異常情況,可放寬至每季度開展1次監測。采取以上措施,項目對地表水環境質量的影響可以接受。 (3)地下水:項目生產廢水管道采用明管及專管,電鍍生產線架空設置,2樓和3樓廠房均按照重點防滲區要求采取防滲措施,防滲層的防滲性能不低于6米厚滲透系數為1.0×10-7厘米/秒的粘土層的防滲性能,并按照《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標準》(GB/T50046-2018)等要求采取防腐措施。依托加工區現有5口地下水監控井,建立地下水監測環境管理體系,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采取以上措施,項目不會對區域地下水環境影響帶來大的影響。 (4)土壤:項目土壤污染途徑包括大氣沉降、垂直入滲、地面漫流等。通過采取廢氣治理、明管及專管方式建設生產廢水輸送管道、防腐防滲、設置事故水收集系統等措施后,項目對區域土壤環境質量的影響可以接受。 (5)聲環境:項目噪聲源主要為風機(廢氣凈化塔)、鼓風機、超聲波發生器、空壓機等,噪聲源強70—90分貝。通過選用低噪聲設備,采取建筑隔聲、基礎減振等降噪措施后,項目廠界噪聲應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要求。 (6)固體廢物:項目產生的危險廢物主要包括含油廢渣(HW17)、含酸廢渣(HW17)、倒槽廢液(渣)(HW17)、廢濾芯(HW49)、廢拖把(HW49)、廢水預處理產生的廢樹脂(HW49)、廢化學品包裝材料(HW49)等,產生量合計約83.38噸/年,液態、半固態危險廢物采用雙層防滲漏桶收集,固態危險廢物采用袋裝收集后,分類暫存于項目建設占地面積為30平方米的危險廢物貯存庫內,定期交有相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主要包括不合格品、不沾染危險廢物的廢棄包裝物、純水制備產生的廢吸附介質、廢離子交換樹脂和廢反滲透膜等,產生量合計約2.8噸/年,暫存于項目建設占地面積約14平方米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暫存間內,定期交物資回收機構或廠家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產生量約9噸/年,分類收集后交環衛部門處置。危險廢物暫存應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要求,轉移應符合《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辦法》(生態環境部 公安部 交通運輸部 部令 第23號)要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暫存應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措施。委托他人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時,應當對受托方的主體資格和技術能力進行核實,依法簽訂書面合同,在合同中約定污染防治要求。采取以上措施后,項目固體廢物不會對環境帶來大的影響。 (7)環境風險:項目環境風險潛勢為Ⅲ級,主要環境風險為槽體發生泄漏。采取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包括24條電鍍生產線整體架空建設,并設置托盤;化學品倉庫、氰化物保管室、危險廢物貯存庫設置圍堰;加工區廢水處理站根據廢水類別分類設置5個事故池及1個容積為1710立方米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總容積2812.5立方米,其中含氰廢水事故池、含鎳廢水事故池、含鉻廢水事故池容積均為337.5立方米,綜合廢水事故池容積為1200立方米,備用廢水事故池容積為600立方米,可滿足項目事故廢水收集需要;雨水管網設置雨污切換裝置;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采取以上措施,項目的環境風險可防可控。 (8)總量控制:項目新增廢水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量0.9622噸/年,氨氮排放量0.0572噸/年。 |
******委員會核發《重慶市企業投資項目備案證》(2507-500119-04-01-464435) |
項目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令 第4號)要求進行了公眾參與,公眾在環境保護方面未提出反對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