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一期合金鋁電解技術升級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審批。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有關規定,現將擬審批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9月30日-10月13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建設單位、利害關系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聯系電話:******
******服務中心(太原市小店區塢城南路50 號) A 座二層綜合窗口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編制單位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 |
******有限公司新建39.4萬噸/年電解鋁項目(一期29.4萬噸/年) |
山西陽泉盂縣 |
******有限公司 |
******有限公司 |
******有限公司SY600預焙陽極電解槽及其配套技術,整個電解系列安裝186臺SY600預焙陽極電解槽,采用高溫熔鹽電解法生產原鋁,裝置涵蓋的電解鋁工藝生產系統有:電解車間、鑄造車間、陽極組裝車間、電解質處理系統、原料貯存輸送系統等生產系統,以及配套的環保、供電、給排水等系統 |
???(一)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原料儲運輸送過程、覆蓋料輸送系統、陽極組裝車間、鑄造車間、抬包清理車間等廢氣均采用布袋除塵器進行處理;電解煙氣及殘極冷卻系統廢氣處理采用“干法氧化鋁吸附+布袋除塵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凈化工藝。危廢貯存庫鋁灰渣暫存區采用“集氣罩+噴淋洗滌”處理工藝。 ???(二)嚴格落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對固體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分類處置,嚴防造成次生環境問題。電解槽大修渣、廢電解煙氣凈化系統廢除塵布袋、炭渣、鋁灰渣、廢礦物油、鑄造車間混合爐及抬包清理除塵灰等危險廢物在廠區危廢貯存庫規范暫存,定期交由有資質單位轉運處置。殘極、廢脫硫劑除塵布袋、反滲透廢過濾膜等由廠家回收處置。陽極處理除塵灰外售電極生產企業,原料貯運系統除塵灰、脫硫劑除塵灰返回系統回用。生活污水處理站污泥送生活垃圾填埋場,脫硫石膏、生產廢水處理站污泥送建材企業綜合利用。混鹽暫按危廢管理,投運后根據其屬性鑒別結果進行合理處置。 ???(三)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運營期生產廢水、生活污水送污水處理站分質處理后回用,全廠廢水不外排。新建1座60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和1座600m3、1座420m3事故水池,通過“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對初期雨水及事故廢水進行收集,保證任何狀態下廢水全部進入各自收集池,再送污水處理系統處理不外排。 ???(四)強化地下水和土壤協同保護。落實《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HJ610-2016)、《地下水污染源防滲技術指南(試行)》(環辦土壤函〔2020〕72號)相關要求,重點加強濕法脫硫系統、生產廢水處理站、初期雨水池、事故水池、危廢貯存庫等區域的防滲。 ???(五)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優化廠區布局,將主要噪聲源車間或裝置遠離辦公樓;設備選用低噪聲型號,對較大功率的鼓風機、壓縮機、泵類等設備應設置基礎減振降噪;管道系統采用彈性連接等措施,嚴格控制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六)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建立完善的土壤和地下水監測制度,根據污染源分布和地下水徑流方向,合理設置監控井和土壤監測點,定期開展監測,一旦發現異常,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置方案,避免對土壤和地下水環境造成影響。按照相關標準、規定要求,制定周邊環境監測計劃,定期進行監測。 |
2 |
******有限公司一期合金鋁電解技術升級項目 |
山西呂梁興縣 |
******有限公司 |
******有限公司 |
在現有生產線的基礎上,擬對電解車間的17臺電解多功能機組進行技術升級,每臺電解多功能機組分別增加了精確出鋁系統和陽極自動測高系統;對整個電解系統368臺430kA預焙陽極電解槽進行技術升級,電解槽運行電流由430kA提升到500kA,同時對現有凈化脫硫除塵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原鋁產能增加6.5萬噸/年,最終達到49.7萬噸/年 |
???(一)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原料儲運過程粉塵凈化系統和殘機冷卻系統廢氣處理均依托現有污染防治措施。電解煙氣處理系統經提標改造后達到管控濃度。 ???(二)嚴格落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對固體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分類處置,嚴防造成次生環境問題。電解槽大修渣、電解煙氣除塵灰、炭渣、鋁灰渣及除塵灰、廢潤滑油、廢液壓油、廢鉛蓄電池及廢油桶等危險廢物在廠區危廢貯存庫規范暫存,定期交由有資質單位轉運處置。原料儲運除塵灰作為原料回用于生產;殘陽極炭塊、原料儲運等定期更換的廢布袋由廠家回收;機修廢料及陽極處理車間除塵灰外售;脫硫灰外售至建材廠作為原料綜合利用。 ???(三)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運營期生產廢水、生活污水送依托現有的污水處理站分質處理后回用,全廠廢水不外排。依托現有的1座132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和1座800m3事故水池,通過“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對初期雨水及事故廢水進行收集,保證任何狀態下廢水全部進入各自收集池,再送污水處理系統處理不外排。 ???(四)強化地下水和土壤協同保護。落實《石油化工工程防滲技術規范》(GB/T50934-2013)的要求,重點加強整流所事故油池、殘機處理車間、鋁灰處理車間、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水池、維修車間等區域的防滲。 ???(五)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優化廠區布局,將主要噪聲源車間或裝置遠離辦公樓;設備選用低噪聲型號,對較大功率的鼓風機、壓縮機、泵類等設備應設置基礎減振降噪;管道系統采用彈性連接等措施,嚴格控制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六)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建立完善的土壤和地下水監測制度,根據污染源分布和地下水徑流方向,合理設置監控井和土壤監測點,定期開展監測,一旦發現異常,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置方案,避免對土壤和地下水環境造成影響。按照相關標準、規定要求,制定周邊環境監測計劃,定期進行監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