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第一站
寧夏銀川持續提升政采質效
本報訊 今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財政局進一步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以全流程電子化為主線,提升政府采購質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實現政府采購規模5.97億元,其中,完成服務類項目采購金額3.52億元、貨物類項目采購金額1.77億元、工程類項目采購金額0.68億元。
據了解,銀川市財政局今年持續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一方面,加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授予中小微企業合同金額達4.57億元、占比達76.65%,其中小微企業合同金額達3.46億元、占比達56.29%,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另一方面,積極推進政府采購向“綠”而行,節能節水、環保產品采購占比分別達88.38%、63.93%,全市10個重點項目試點應用綠色建材,預計帶動綠色建材使用率超40%。此外,積極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工作,上半年,全市脫貧地區農副產品采購預留份額超15%,預留總額同比增5%。
為降低交易成本,該局深化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不見面”開標,提高采購效率。目前全市已有214個政府采購項目實現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競爭性磋商、競爭性談判等非招標采購方式全部納入電子化平臺,企業參與成本降低30%以上。積極推進“政采貸”服務,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聯合金融機構發放貸款2463萬元,惠及28家中小微企業,融資效率提升50%。同時,進一步暢通公開招標主渠道,公開招標占比達77.58%,保障公平競爭環境。
為筑牢公平競爭防線,銀川市財政局推進智慧監管,合同簽訂動態監測備案及時率達98%,信息發布合規率達100%。構筑“全鏈條、立體化”內控機制,推動監管模式從“被動響應問題”向“主動識別和防范風險”轉變。構建“采購行為智能預警平臺”,推行代理機構“黑名單”聯合懲戒機制,強化代理機構信用約束。
下一步,銀川市財政局將以改革賦能、以創新破題,打通全流程電子化“最后一公里”。積極推動ca全國互認、上線合同無紙化簽訂;設立創新產品首購預算,對關鍵技術給予3%價格扣除;推動政府采購從程序合規向績效引領升級,助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汪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