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強降雨,城區部分路段出現積水,這曾是沿線居民面臨的煩擾。如今,這一狀況正隨著積水點改造工程的加速實施而逐步改善。信陽市區城管部門以精細“繡花功夫”,著力提升城市地下排水能力,將保障汛期安全和改善民生環境作為重要工作扎實推進。
在信陽城區多個施工現場,工人們正搶抓有利時機,采取“分段施工、錯峰作業”的方式,在保障道路通行的前提下,爭分奪秒推進工程。這些深埋地下的工程,解決的正是困擾市民日常出行的現實難題。
陸軍學院西溝片區便是改造重點之一。過去每逢大雨,陸軍學院門口和長安路與雞公山大街交叉口附近區域常出現明顯積水,癥結在于中段排水管道容量不足,導致上游來水在長安路匯集后難以快速排出。針對這一痛點,工程人員經過周密勘察,制定了改造方案:沿雞公山大街東側選定區域,從長安路西側向南新建一條寬5米、高2.5米的大型雨水管渠。這條新建通道將雨水直接引排至浉河,并合理設置支管,將從根本上消除這兩處區域的積水問題。
同樣面臨內澇困擾的未來胡同區域,地處寧西鐵路南側低洼地帶。由于歷史原因實行雨污合流,管道老化破損、淤堵嚴重,加之自身地勢較低,一旦雨天電西溝水位上漲,極易發生倒灌,積水問題突出。目前,該區域的雨水管網改造已全面展開,一條總長604米、管徑從dn300至dn1000不等的新建雨水管道正在緊張鋪設中。工程預計八月底完成,完工后,雨水將通過新管道就近順暢排入電西溝東支,屆時該區域的積水狀況將得到緩解。
積水點精準治理,是信陽市系統化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的關鍵舉措。自去年以來,信陽市城市管理局水務中心統籌推進中心城區河道截污綜合整治、雨水管網全面提升、老舊市政供水管網更新、多條道路供水系統升級、污水處理設施改造、陜煤電力再生水利用探索以及浉河北路供水主干管延伸等一系列提升工程,累計新建雨水管網114公里、污水管網139公里、供水管網19公里,進一步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屏障,為市民創造安心、舒心、放心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