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政府采購信用監管系統正式上線運行。該系統直接對接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信用中國”網站,充分運用權威的信用信息,實行簡化信用查詢使用、固化信用必查環節、強化信用結果運用“三化”舉措,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據了解,為深化財政監管領域“放管服”改革,廣東省財政廳積極創新政府采購監管模式,探索實施以激勵守信和失信聯合懲戒為主要內容的政府采購信用監管系統。該系統簡化了信用查詢使用。將“信用中國”信用信息嵌入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政府采購系統(以下簡稱“省政府采購網”),實現省政府采購網與“信用中國”直接對接,信用信息全部來源“信用中國”,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在政府采購網無需再另行登錄,即可一網通查詢使用合法權威的信用信息數據。同時,全省各級財政部門統一部署實施,政府采購信用監管統一平臺、統一流程、統一標準,操作路徑明晰,只需一點鼠標,即可輕松進行信用信息查詢使用。
同時,系統還固化了信用必查環節。改變以往查詢使用信用記錄需當事人自行查詢、紙質打印的做法,通過“信用中國”信用信息嵌入政府采購網,從采購預算、采購計劃、采購代理機構委托、采購文件公告,到結果公告、合同公開等環環相扣的流程中,固化必查環節:采購人委托代理機構時必須查詢代理機構信用信息,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發布中標、成交公告時必須查詢中標、成交供應商信用信息,防止人為因素出現不查、漏查、錯漏等情況。
此外,廣東省政府采購信用監管系統還強化了信用結果運用。查詢和使用的信用信息結果直接推送“信用廣東”網站,實現與相關信用使用監管部門的信息共享,增強聯合懲戒威懾效應。同時建立通報機制,對采購人委托有不良信用信息記錄的采購代理機構辦理業務、直接或委托采購代理機構發布有不良信用信息記錄供應商的中標、成交公告等情況進行通報,并作為信用監管的重點對象。社會公眾都可登錄省政府采購網“代理機構庫”和“供應商庫”,查詢在庫者在“信用中國”的信用信息。
廣東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施政府采購信用監管,是廣東財政工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要求的具體舉措,有助于貫徹執行《國務院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33號)的規定,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加強和創新政府監管,努力實現營造在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同時,此舉也有助于更好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加強和創新政府監管,推動廣東省政府采購監管走在全國前列,進一步提高全省政府采購管理水平和效率。為此,廣東省財政廳要求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切實履行主體責任,認真做好政府采購信用監管工作。
(鄭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