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第一站
山東棗莊創新監管模式激發市場活力
本報訊 今年以來,山東省棗莊市財政局聚焦政府采購監管機制創新與政策功能落地,逐步探索出一條精細化管理之路,為優化營商環境和激發市場活力提供了可借鑒的“棗莊方案”。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全市完成政府采購規模達10.71億元,同比增長24.77%,其中,中小企業獲得棗莊市政府采購合同金額達9.91億元,占全市政府采購規模的92.53%。
以制度筑基,強化源頭約束,筑牢采購預算“防火墻”。將政府采購政策要求深度嵌入《棗莊市市級部門預算編制資料(2025年)》,要求采購單位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中全面完整、科學準確編制政府采購預算,充分論證采購需求,嚴格落實政策功能。嚴格管控預采購,規范預采購資金來源審核程序,要求采購單位嚴格按照預采購適用情形填報預采購計劃,對于無資金來源的項目一律不得采購,做到“無預算不采購、有預算不超支”。此外,創新裁決模式,市財政局聯合市司法局印發《棗莊市政府采購行政裁決示范點建設實施方案》,構建標準化、透明化的裁決流程,搭建起制度健全、運轉高效的爭議處理新框架,為供應商提供更便捷、更權威的權益保障通道。
突破傳統檢查局限,構建“專項整治+常態化監管”雙輪驅動模式,形成全鏈條監督閉環。一方面,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采購人內控專項檢查,督促各采購單位對照政策新規自我體檢、查漏補缺。同時,將內控建設深度融入“四類”問題專項整治進行重點抽查,以查促建,推動采購單位主體責任意識從“被動遵循”向“主動規范”躍升。出臺文件,明確采購人代表的資格條件和權利義務,設立十項禁止行為“高壓線”。另一方面,建立常態化代理機構執業資格檢查和業績激勵機制,對在棗莊市范圍內執業的代理機構,按照《山東省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管理實施辦法》從業資格要求進行檢查,對不規范、不合規的代理機構進行清理,檢查結果按季度在“棗莊市財政局”門戶網站公示,進一步肅清代理機構市場環境。截至7月底,已完成第8批檢查,公示211家合格代理機構。同時,按年度對在棗莊市執業的代理機構的代理項目數量、代理項目金額和服務采購人數量等業績情況進行公示,引導激勵政府采購代理機構向規范化、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此外,開展采購人和代理機構履職評價,選取政策落實、專家組成、舉報投訴等關鍵環節,結合日常監督檢查情況,以2024年度市直項目為抓手,對市直采購人和代理機構的采購行為進行了履職評價,并將評價結果進行告知和公示,形成“評價—反饋—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環,不斷規范政府采購市場秩序。
采用預算約束、業務培訓、督導調度、績效管理等方式,敦促采購單位和代理機構足額預留中小微企業份額,落實助企優惠政策。截至7月底,中小企業獲得該市政府采購合同金額達9.91億元,占全市政府采購規模的92.53%,其中授予小微企業合同金額7.95億元,占中小企業合同金額的80.22%。同時,將綠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采購實踐,截至7月,全市強制和優先采購節能、節水產品金額817.71萬元,優先采購環保產品1909.77萬元。推廣綠色建材采信平臺,推動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政策落地落細。
通過“政采貸”平臺持續釋放金融活水,強化財金聯動,推動財政政策和金融工具深度融合,發揮“政府采購合同信用背書”價值,切實助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門檻高、無抵押、缺信用等問題。自2021年“政采貸”平臺開通以來,全市累計為政府采購中標供應商提供融資支持21.70億元,其中,今年前7月融資額達5.81億元。企業憑借中標通知書,即可快速獲得信貸支持,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棗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