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掃描
安徽合肥:源頭發力優化政采營商環境
本報訊 今年以來,安徽省合肥市財政局從源頭發力,多措并舉破除政府采購領域隱性門檻和壁壘,著力提升市場主體滿意度和獲得感,多措并舉持續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
一是優化制度建設,壓實采購主體責任。發布采購人責任清單和采購需求編制負面清單,明確采購人的28項責任清單和20條需求編制負面清單。采購人對采購需求管理負有主體責任,對達到公開招標限額標準的貨物、服務、工程類政府采購項目開展一般性審查;對1000萬元以上的貨物、服務類采購項目,3000萬元以上的工程類采購項目開展重點審查。其中,非歧視性審查,主要審查是否指向特定供應商或者特定產品,技術要求是否指向特定的專利、商標、品牌、技術路線等。
二是實行需求預審,精準破除采購壁壘。采購人在采購活動開始前委托采購代理機構對每個政府采購項目的采購需求開展事前審核,發現采購需求中的隱性門檻和歧視性內容,進行修改完善,增強政府采購活動的公平性、規范性,依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活動。
三是修訂示范文本,提高采購文件質量。推進合肥市政府采購標準化建設,會同市公管局修訂市級政府采購文件示范文本,涵蓋公開招標、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等5種采購方式和工程、貨物、服務等3類品目,從源頭防范設置隱性門檻和歧視性條款,提高采購文件編制質量。
(合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