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各有關單位和專家:
根據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23年度湖北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第一批)的通知》(鄂市監標函〔2023〕109號),由武漢市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會同有關單位編制的湖北省地方標準《市政路橋工程信息模型設計交付規范》,已完成征求意見稿。
現將該標準征求意見稿(附件1)發給你們,請各地和有關單位組織專家對該稿內容進行全面、仔細審閱,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和建議,填寫《征求意見表》(附件2),并于2025年8月31日前函寄或電子郵件反饋。
聯系人:李俊
聯系電話:027-85834129
郵箱:7936803@qq.com
郵寄單位:武漢市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郵寄地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春曉路6號
郵編:430056
附件:1.湖北省地方標準《市政路橋工程信息模型設計交付規范(征求意見稿)》
2.湖北省地方標準《市政路橋工程信息模型設計交付規范(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表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5年7月29日
湖北省地方標準《市政路橋工程信息模型設計交付規范(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
我國正處在生態文明建設、新型城鎮化戰略布局的關鍵時期,二十大報告強調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必須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建筑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35年,“中國建造”核心競爭力世界領先,邁入智能建造世界強國行列,全面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城市化步伐不斷加快,市政工程的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工程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工程設計技術也隨之不斷進步。bim技術作為工程建設領域的一項信息化應用技術,可有效地提高設計質量、設計效率以及設計水平,同時能夠將設計成果延伸到施工階段、運營服務管理階段等,實現工程建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目標。
然而,目前國家bim標準是基于房建工程領域編制,不能完全適用于市政工程,現階段市政工程bim技術還處在可視化的階段,存在模型交付標準不統一、數據共享困難、成果復用率低等問題,不同階段、不同專業之間的數據難以有效整合和共享,導致設計、施工、運維協調效率不足。因此,為了推進湖北省市政工程高質量發展,將湖北省市政工程帶入到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模式當中,編制《市政路橋工程信息模型設計交付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件根據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23年度湖北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第一批)的通知》(鄂市監標函〔2023〕109號)的要求,在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立項,由武漢市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市市政工程機械化施工有限公司、武漢數字建造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編制,旨在解決市政路橋工程bim設計標準體系不統一(如模型精度、模型編碼、交付內容)、跨階段信息斷層等問題,推動湖北省市政路橋工程全生命周期集成應用,打破數據孤島,實現市政路橋工程建設全過程數字化成果交付和應用,為湖北省建筑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規范》分為7個章節,1至4章是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以及基本規定部分;第5章為模型創建,主要介紹模型的命名、編碼、拆分、模型精細度等內容;第6章是交付與驗收,其中交付部分對可行性研究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的交付內容分別做出了要求;驗收部分規定了模型驗收應包括的審核內容;第7章為標準的實施及評價;最后給出了工程總體信息要求、各元素信息交付要求的附表內容。
在編制過程中,主參編人員嚴格按照要求編制計劃,充分展開研討,認真總結了湖北省市政路橋bim技術的應用經驗,參考和借鑒了國內先進的標準規范,廣泛征求了設計、施工、建設、管理等部門的意見,并經多次研討,反復修改,形成征求意見稿,旨在為市政路橋工程bim技術的應用提供指導性和參考性的技術規定。希望相關單位及專家能提出寶貴意見,便于我們修改完善,促成本規程早日發布,為我省建筑市政路橋工程bim技術應用提供先進性、規范性、適用性的指導文件。
武漢市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武漢市市政工程機械化施工有限公司
武漢數字建造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5年3月21日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