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各有關單位和專家:
根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關于下達2023年度湖北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第一批)的通知》(鄂市監標函〔2023〕109號),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會同有關單位編制的湖北省地方標準《湖北地區市政管道水平定向鉆法管道穿越技術規范》,已完成征求意見稿。
現將該標準征求意見稿(附件1)發給你們,請各地和有關單位組織專家對該稿內容進行全面、仔細審閱,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和建議,填寫《征求意見表》(附件2),并于2025年8月31日前函寄或電子郵件反饋。
聯系人:曾聰
電話:027-67883124
郵箱:zengcong@126.com
郵寄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郵寄地址: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
郵編:430074
附件:1.湖北省地方標準《湖北地區市政管道水平定向鉆法管道穿越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
2.湖北省地方標準《湖北地區市政管道水平定向鉆法管道穿越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表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5年7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湖北省地方標準《市政管道水平定向鉆法穿越工程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
水平定向鉆管道穿越技術是一種先進的非開挖管道建設技術,具有不破壞地表、不影響交通、施工高效、作業安全和環境友好等諸多優勢。該工法采用安裝于地表的鉆孔設備,以相對于地面的較小的入射角鉆入地層形成先導孔,然后將先導孔擴徑至所需大小并鋪設管道(線)的一項技術。該技術于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起源,經演變之后形成了一種獨立完整的地下管道鋪設技術。相對于傳統的開挖鋪管工藝,該技術具有施工效率高、綜合成本低、對環境和路面影響小和精度高等優點,因此被廣泛的用于市政管道、油氣管道等領域,并且在國際上被評為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然而,該技術的應用也面臨嚴峻挑戰,城區復雜的地下空間環境和我省地下水位高、地層多變等因素對軌跡控制精度、設備性能及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施工中易出現導向困難、孔壁失穩、回托卡管等風險。正因技術優勢突出與應用挑戰并存,亟需編制地方標準,其緊迫性主要體現為:規范施工與安全:統一技術規范與操作標準,確保過程可控,規避風險與技術瑕疵;保障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施工工藝與技術參數,提升工程可靠性與一致性;促進技術升級:明確標準引導創新方向,加速先進工藝裝備研發應用,提升行業水平;降低綜合成本——減少因技術缺陷或操作不當導致的返工、事故等額外成本;適應地方特性:貼合我省區域地質特點與環境要求,提升標準適用性與指導作用。因此,編制《市政管道水平定向鉆法穿越工程技術規程》地方標準(以下簡稱《規程》)是規范水平定向鉆法應用、破解市政管網非開挖鋪設難題、保障城市更新順利進行的關鍵舉措。
本《規范》由湖北首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提出并歸口管理,2023年6月經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立項,批準確定編制任務(t-z-03-2023108)。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牽頭與其他相關單位參與本《規程》編制工作。編制本《規程》旨在促進水平定向鉆法非開挖管道鋪設技術在我省的發展和進步,完善市政管網的建設,減少因為技術缺陷而導致的施工成本增加,同時也能夠保證鉆井的穩定性,從而提高工程質量。該標準制定后能及時引導我省在水平定向鉆穿越技術和產品開發等方面與國際接軌,縮小與國際先進標準之間的差距,有效引導我省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規程范》分為8個章節,第1章至第4章分別是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以及基本規定,第5章至第8章是本《規程》的重點章節,其中第5章在對水平定向鉆工程的基本工程勘察進行了要求,包括一般規定、巖土工程勘察、地下管線和建構筑物勘察3個部分。第6章敘述了工程設計要素和設計要求。第7章敘述了水平定向鉆工程施工的要求。第8章是工程質量檢驗與驗收方面的要求。為方便標準的推廣和使用,最后以附錄資料性表格的形式給出了地下管線的物探方法、管線回拖記錄表、擴孔鉆進記錄表、水平定向鉆導向孔鉆進記錄表和鉆孔泥漿記錄表。
目前,《規程》征求意見稿已完成,報請省住建廳予以掛網征求意見,,同時我們也將《規范》文本及征求意見稿發給各成員單位征求意見,下一步將按照《規程》編制要求做好意見征集和報審工作。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25年6月16日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附件: